近日香港法庭、傳媒與社會裡沸沸騰騰地剖析、解構的,是掀動香港2014年至2021年當下歷史走向的兩句話,包括「香港」、「時代」等字的意義。2014至2021的香港,是怎樣的一個時代?回看《靠邊站藝術節[1]Along the Edge Art Festival 2021 靠邊站藝術節 – Boundless 無界之界 (alongtheedgefestival.org)》的誕生與發展,正好是這時代衍生的一種印記。
▮ 風雨中誕生的藝術節
我猶記在當時覺得風風雨雨的2014年11月,我參與了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辦的首屆《社群藝術論壇[2]Forum on Community Arts 社群藝術論壇 | Facebook:我為人人[3]2014社群藝術論壇 (FCA 2014) – Community Arts Forum 2020 (cuhk.edu.hk)》,有香港、台灣、中國、美國等等的講者,以實在的案例分享了社群藝術在各地經驗。然而是當時的氣氛很弔詭——大家熱烈在主題上交流的同時,其實都在討論當天晚上是要去金鐘、旺角還是銅鑼灣。畢竟論壇裡談論的很多社群,當下就聚集了在城市的另一處,創造歷史。
社會事件不久後就落幕。不到半年後,同一課程的師生馬不停蹄,在2015年5月策劃了《雨傘節[4]Umbrella Festival 靠邊站之《雨傘節》 | Facebook》——他們將主旋律想排擠掉、刪除掉的藝術、文物及聲音一一收集起來,珍而重之地再次展現民間的創意、思辨與故事。我跟夥伴們在半年前留守馬路上所收集到的民眾在大時代裡的小歷史,也以歌曲在舞台上重現了出來。
時間快轉到2021年,藝術節與比較學術性的社群藝術論壇早已分開平行發展。藝術節從2015《雨傘節》、2016《得左失左[5]《得左,失左》We Gain; We Lose | Facebook》到2017《思前想後[6]Saving the Past for the Future《思前想後》 | Facebook》,呼應著當下香港社會的衝擊、混沌與餘波,定位在變動中顯得略為模糊。到了2018年,策展團隊以「邊緣」定位,連年舉辦《靠邊站藝術節[7]靠邊站藝術節 Along the Edge Arts Festival | Facebook》,銳意在尺度逐步收窄的學術與藝術環境,堅持為選擇邊緣化及被迫邊緣化的人們擴音,持續推動兼具批判性及社群關懷的美學與實踐,呈現異於主流、甚至挑戰主流的價值。而勇於在各種爭議聲中一直大步前行,把策展焦點放在非主流社群的,是由亞洲資深策展人何慶基領導的中大師生團隊。
▮ 非主流的當代意義
其實自從2010年互聯網2.0普及化起,只有單一「主流」價值的意識形態已經再難以站穩。國際政治諸如阿拉伯之春(2010)、佔領華爾街(2011)、太陽花學運(2014)以至黃背心運動(2018)以降,社會運動範式已轉移成「無大台」模式;橫向發展的社交媒體、平台資本主義(如Uber、Airbnb)或平台合作主義皆指向單一結構、論述或價值觀的消弭;或許民粹、或許安那其的時代已經降臨。「主流」仍舊存在,但大量非主流文化、行動方法將與日俱增,如《靠邊站藝術節》點出的地理、文化、政治制度外,教育、身分認同、生產與消費模式、資訊、人際網絡等等都將難再以固有框架分門別類,各種界線的瓦解將是當代的趨勢。
這時候,像《靠邊站藝術節》的實踐,將是體現一個地方的文化視野、胸襟是否夠高夠大,能夠帶領民眾從包容、支持,到欣賞、參與非主流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事實上藝穗節從上世紀二戰結束後不久時,已在英國愛丁堡發起,以演出回應戰後人們對和平的渴望[8]The Fringe story |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edfringe.com);而其英文名字「Fringe Festival」的直接翻譯就已經是邊緣藝術節。現今世界各地以至香港的藝穗節有如恆河沙數,各式各樣的非主流與實驗作品都有不少機會可以呈現。
然而,《靠邊站藝術節》的團隊與別不同,是以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師生共同策展,以何慶基、林國偉等資深文化中介人,帶領來自香港、中國以至亞洲各地的學生,以香港作為中國的「邊緣」為出發點,提供論述與生產意義的角度,帶入各地的文化資源之餘,亦透過藝術節為學生播下種子,讓他們畢業後到各地發展時,有機會延續關注邊緣、重視非主流社群的「靠邊站」人文關懷及開放精神。
今年我有幸與八國藝術家串連,以探討食物、全球化與疫情下生存的網上實時演出[9]靠邊站藝術節 Along the Edge Arts Festival – Posts | Facebook,再次參與了《靠邊站藝術節2021:無界之界》,有機會與關心打工人、深水埗基層、全球疫情、技術與隱私安全等等作品同時呈現,與各地藝術家以不同角度回應當下時代,實在與有榮焉。
▮ 下一次湍流無法預測,卻必將來自邊界層
我所解讀的「靠邊站」,就是「主動靠近邊界層」的欲望與行動。「邊界層[10]Turbulence: One of the great unsolved mysteries of physics – Tomás Chor – YouTube」在流體力學是指流體緊接管壁的薄膜,例如黏在河堤表面的水。只有「靠邊站」,才能仔細觀察與主流(在河中央一直往前的河水,或者變化快速的流行文化、當代藝術、政治社會環境)有著不同速度、帶有黏性、會累積及滲透的「邊界層」,抵抗主旋律洪流的社群文化發展脈絡。
而邊界層的厚度會隨流動距離而增加,本來穩定的狀態會隨著厚度增長而失去黏性及變得鬆散,發展成雜亂的、動能更大的、無法預測的「湍流」,衝擊主流。而「湍流」現象的運作模式,因為變數太多太複雜,仍是物理學其中一項最難解的難題。這種沉著、難以捉摸而蓄勢待發的力量,更是只能在「靠邊站」的視角與深度,才能在發生的時刻觀察得到。
2014至2021的香港,也許就是「如水」的時代,在一波又一波的湍流出現後,暫時被撫平;然而只要水持續流動,慣性與黏性的失衡將會造就下一次湍流。湍流何時再出現、如何出現,暫時無人能知;但以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師生從學術到藝術的堅實社會參與及研究,一直看守著邊界層——下一個時代的誕生,《靠邊站藝術節》一定能從中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