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有戲

攝影:莫兆忠《蝶戀・梁祝》前台一景,澳門大學學生會戲劇社,2021。

我在高中時期接觸劇場,引領我第一次走進劇場是一個叫《血在燒/論盡百年》的戲劇聯演,演出分上下半場,上半場是當時東亞大學學生的演出,印象已十分模糊,只記得有很多穿白色裇衫的年青人,有些還推著單車,最後有人將血衣掉到火裡燒⋯⋯那是一九八九年七月二日,舉辦團體大概早已解散、消失,名字叫「澳門話劇界關注中國民主運動聯委會」。

大學生的劇場活動,為還是高中生的我打開了一扇異樣的窗戶,成為我認識劇場的一個重要起點。當我成為大學生後,反而沒有太多在校園裡演出的機會,那時大學的劇場活動已是另一個景致,九十年代的澳門大學裡,除了部份外國來澳的老師會開設莎士比亞課,接觸戲劇的機會就剩下文學課中少量的劇本引介。沒有人在校園裡講太多社會問題,大家都忙於課餘兼職,同學對校園的歸屬感有限,學生校內的課餘活動極少,我也常常蹺課去看電影、泡劇場,或者在大學圖書館閱讀那些簡體字的《西方現代派戲劇作品選》之類,大學的生活,我沒有放棄過學習,也充份利用了大學圖書館的資源,只是那並非正規課堂中的內容。

那時,大學裡總是潛伏著很多業餘劇場人,但他們卻很少出現在大學戲劇社裡。

澳門現時有十間高等教育院校,四間公立,六間私立。一九八一年澳門大學的前身東亞大學成立,是澳門首間現代高等教育機構。當時澳門只有三個戲劇團體:海燕劇藝社、曉角話劇研進社和澳門戲劇社,整個城市沒有一個專門的戲劇演出場地。一九八五年正值「國際青年年」,「曉角」走進了這座剛生產出澳門首批本地大學生的地方,接連演出了《舞台春秋》與《裁決》兩個作品,東大同學主要參與一些行政及宣傳工作,揭開了澳門大學戲劇的序幕。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東大劇社成立,到澳門大學中文學會話劇組,再到學生會戲劇社,出現過一些劇場中的傳奇名字如許國權、陳栢添、黃天俊、郭瑞萍等,也有過一些超越了當時劇界赤道的實驗劇作如《千億個夜晚》、《X》、《自烹》、《竹林中》等,從議題、美學的取向都引起強烈反響;踏入千禧年,大專戲劇與曉角、演藝學院等合辦培訓、匯演,除了澳門大學,旅遊學院、科技大學等也偶爾傳來成立戲劇社的消息,可是仍然難逃成員流轉,難以持續的宿命。近年在霜冰雪創作實驗劇團的合作下,創作出長演劇目《苦盡甘來》、《蝶戀.梁祝》等,強調家國情懷、傳承中華文化的創作,並多次巡迴內地大專院校演出,令澳門大專戲劇展開了一個新面貌。

大學戲劇該長成一個什麼模樣,也許就跟人們對「大學生」該長怎麼樣一樣,期待與實踐之間總是充滿張力。透過劇場,展演自我,也許真的要「用作品說話」。

話劇座談會,東亞大學學生會中文學會,1991。
《自煮》,澳門大學中文學會話劇組,澳門戲劇匯演1992。
《聖誕老人,我不要》,澳門大學學生會戲劇社,穗港澳大專戲劇匯演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