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劇場.閱讀》是澳門現時唯一劇場期刊,在澳門與世界華文劇場之間,在劇場與社會之間,記錄、提問、思考。

劇場閱讀 Performing Arts Forum
劇場閱讀 Performing Arts Forum
思考劇場.閱讀時代
  • 編輯室
  • 關鍵字
  • 訪談
  • 觀點
  • 讀書
  • 故事
  • 攝影
  • .
  • 關於我們
劇場閱讀 Performing Arts Forum

思考劇場.閱讀時代

Interview

訪談

梁順裕(左)與丁加敏在WSD現場進行佈展工作。(受訪者提供)
Interview

以巧思作為資源,獲得世界認可——專訪劇場設計師梁順裕、丁加敏

作者╱ 卓早言時間╱ 2022 年 8 月 16 日

生活在賭城,有人貪求穩陣安全,也有人躍躍欲試、抱著「以小搏大」的賭仔精神,想突破悶局闖一次。澳門兩位劇場設計師,梁順裕(…

→ 關讀更多 以巧思作為資源,獲得世界認可——專訪劇場設計師梁順裕、丁加敏
攝影:小芳
Interview 大學有戲

閱讀與創作

作者╱ 小芳時間╱ 2022 年 2 月 12 日

劉芷蕙(Mira)擁有豐富的舞台監督 (DSM) 工作經驗,近年經常接觸偶物製作、場景及插畫設計等工作,徘徊在看似講求理…

→ 關讀更多 閱讀與創作
英國多瑪倉庫劇院的《盲流感》在香港藝術節上演。。攝影:Helen Maybanks,照片提供:香港藝術節
Interview 城與節

新常態下,你望我望/港、澳藝術節,有變有不變

作者╱ 莫兆忠(主持)時間╱ 2021 年 8 月 13 日

港、澳兩地藝術節去年都因為新冠疫情而取消,一年過去,疫情依舊反覆無常,兩地藝術節也終於在2021年「再出發」,到底這兩個…

→ 關讀更多 新常態下,你望我望/港、澳藝術節,有變有不變
《香料之路The Spice Road》 為今年「靠邊站藝術節」節目之一。圖片來源:「靠邊站藝術節」網站
Interview 城與節

靠邊站藝術節——非主流藝術的時代實踐

作者╱ 吳文基時間╱ 2021 年 8 月 13 日

近日香港法庭、傳媒與社會裡沸沸騰騰地剖析、解構的,是掀動香港2014年至2021年當下歷史走向的兩句話,包括「香港」、「…

→ 關讀更多 靠邊站藝術節——非主流藝術的時代實踐
Interview 無視/在線

話語權、社區藝術和專業、可觀的身體—石頭公社「Todos Fest!」討論會側記

作者╱ 娜娜時間╱ 2021 年 3 月 3 日

澳門藝團石頭公社 (下稱「石頭」),這幾年的創作脈絡,傾向透過肢體動作和劇場創作,讓社區的弱勢人士表達,包括身心障礙人士…

→ 關讀更多 話語權、社區藝術和專業、可觀的身體—石頭公社「Todos Fest!」討論會側記
陳世平與劉婉薇同為曉角劇社成員。攝影:許斌
Interview 無視/在線

當劇場是一種愛好,而非一份工作——幾位業餘劇人的故事

作者╱ 卓早言時間╱ 2021 年 3 月 3 日

有時,我會懷念以前的看戲日子:單單只為文案上一句說話、一張劇照,為了滿足內心的好奇,決定走進黑盒子裡、坐在紅色絲絨椅子上…

→ 關讀更多 當劇場是一種愛好,而非一份工作——幾位業餘劇人的故事

閱讀設定

夜間模式 | 字體大小

最新文章

  • 科學昌明
  • 以巧思作為資源,獲得世界認可——專訪劇場設計師梁順裕、丁加敏
  • 大學有戲
  • 大學有戲——許國權
  • 「讀書搞戲,不務正業」(上)——從哪一刻起,搞戲成為了正業?
  • 「讀書搞戲,不務正業」(下)——當學習資助計劃被取消之後
  • 閱讀是經驗的累積—訪燈光設計師梁順裕
  • 閱讀與創作
  • Facebook
  • Instagram
  • medium
  • Night Mode
    Night Mode
    Text Size
劇場閱讀 Performing Arts Forum
2021 – 2025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by: SomethingMoon